关于我市大力发展乡村旅游 助力精准扶贫的建议
市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民进沧州市委提案
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西视察扶贫工作时强调,扶贫、脱贫的措施和工作一定要精准,要因户施策、因人施策,扶到点上、扶到根上,不能大而化之。根据我市“十三五”期间扶贫开发工作的目标,按照“两年集中攻坚,三年巩固提升”的总体思路,2017年,我市将有674个贫困村出列,24.25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。时间紧迫,任务繁重。根据调研,我市部分贫困群众缺乏接受新思想、新理念、新技术、新事物的主动性,自身脱贫干劲和努力不够,存在等、靠、要心态,同时,我市产业扶贫政策缺乏、服务不到位,一些扶贫项目不接地气,急于求成、盲目投资,影响了投资收益,降低了扶贫效果。
我市贫困乡村发展乡村特色旅游的潜力大,通过发展乡村特色旅游可以促使贫困乡村扩展致富途径,获得更佳发展机会,达到精准扶贫、脱贫致富的目的。同时,发展乡村旅游这种“造血式”扶贫,带动循环经济发展,让贫困乡村练好 “内功”,真正做到送上马、扶一程。我们必须抓住“国家旅游局、国家发改委、国土资源部等12个部门和单位共同制定并印发《乡村旅游扶贫工程行动方案》,沧州市43个村被列入方案,成为全国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”这个契机,利用贫困乡村当地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,着力打造融生态农业、观光农业、特色旅游、休闲度假等为一体的城郊及农家乐休闲旅游基地,使精准扶贫攻坚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、美丽乡村建设、现代农业发展相结合,推进贫困乡村一、二、三产融合发展。实施景区带动扶贫计划,完善景区配套设施,提升景区对周边贫困村的带动力,开展景村共建扶贫工程,以贫困乡村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和现代农业园区、龙头企业为重点,建设一批乡村旅游休闲度假社区、农业公园、休闲农场等标杆旅游项目。因此,民进市委建议如下:
一、编制规划、标准先行。
市委、市政府抓紧出台《关于加快我市乡村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》,加快旅游扶贫规划的编制、评审工作,逐村提出旅游扶贫路线图、时间表和责任清单,形成资源导向、业态互补、融合发展的旅游扶贫专项规划和实施工作方案。市旅游局制定《乡村旅游点质量等级划分与评定》地方标准,高标准、高起点发展旅游扶贫工作。
二、产业扶持、对症下药。
旅游扶贫不同于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,是产业扶贫,一定要符合旅游产业发展的自身规律。旅游扶贫中的精准扶贫,要梳理普查贫困村资源,研究比较优势,适合发展旅游就发展旅游,适合搞农家乐接待就搞农家乐接待,适合做观光农业就做观光农业,适合农副产品开发就开发农副产品类的旅游商品,适合垂钓休闲就做鱼塘养殖,在农副土特产品转化为旅游产品的过程中,不能简单地将农副产品包装成旅游产品,作为旅游产品的农副产品必须符合群众旅游消费心理,要便于携带,易于馈赠,更要富有地方文化特色和传统特色。
三、创新模式、多项扶持。
贫困乡村依托旅游资源,采取“旅游项目撬动、企业投资开发、政府构建平台、乡村成立协会、能人大户带动、农户参与受益”的发展模式,在旅游景区开发之初,要对贫困农户进行旅游服务技能的免费培训,协调帮助村民开办农家乐宾馆、客栈、漂流、水上乐园、赛车场、跑马场、射箭场、垂钓场等特色乡村旅游产业项目,生产开发旅游商品和发展餐饮、商贸、运输等第三产业,实现就地就业、脱贫增收。
四、整合资源、同步发展。
市政府各部门在安排交通基础设施建设、农村危房改造、农村环境综合整治、生态搬迁、特色景观旅游村镇和传统村落及民居保护等项目时,要向重点贫困村倾斜,加大政策、资金、技术扶持力度,增强发展乡村旅游造血能力,逐步形成旅游乡村整体发展态势,以点带面。辐射周边村特产和旅游产品的开发。把旅游扶贫重点村优先列入美丽乡村建设和易地搬迁扶贫范畴,按照“创意化的旅游文化产品、文化旅游的实用产品、旅游化的土特产品”三个类型,推出黄骅面花、海兴虾酱、寨子陈醋、老席八大碗等一系列旅游商品。(皮德智)